我国是世界第三大矿业大国,全国拥有大小矿山约15万多座,单一型的矿业城镇就有200座左右,非单一型的则为数更多,这些城市中,有七八成已进入成熟期或衰退期,岁月流逝,因资源枯竭而被废弃的矿坑也越来越多。
多矿坑在开采之前往往是青翠的山林,多年的挖掘不仅使植被荡然无存,将山峰削平,平地再继续下挖,形成凹陷的大坑。它们很多地形复杂,结构不稳,形成粉尘、积水、滑坡、土壤板结、重金属污染、地下水污染等等严重的问题。
这些废弃的矿坑,要如何重生?
矿坑废弃——上海佘山世茂深坑酒店篇
世茂深坑洲际酒店位于上海松江国家风景区佘山脚下的天马山深坑内,它是二战时期,日本在侵略中国时挖下的废弃的采石场,世茂深坑洲际酒店遵循自然环境,一反向天空发展的传统建筑理念,向地表-88米开拓建筑空间,成为人类建筑设计理念的革命性创举。
深坑酒店高约70米,共 19 层,其中坑表以上 " 露出 "3 层,屋顶则是8000多平的 " 空中花园 "酒店客房沿崖壁而建,面向横山,,充分彰显“融于自然”的设计理念。主楼使用玻璃和金属板材,曲线的立面形式源于“瀑布”。
另外,设计团队巧妙的结合了中国传统“太极”中阴阳的图形和概念,在酒店的左翼和右翼采用了非对称的平面组合,形成“S”状。采用每两层平面变化形成整体建筑三维的巧妙变化。这个设计概念从始到终的贯穿了整个酒店的设计,也非常自然不造作的形成了“世茂深坑酒店”的独特形态。